麻豆视频观看网址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免费国产午夜精华视频网站_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蜜桃_国产情侣亚洲_亚洲日本中午欧美_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_免费看一区二区成人A片漫画_无码粉嫩极极品尤物喷水

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砼聞天下 » 正文
【要聞】2015年一季度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
來源:砼商網 作者:砼商網 發布日期:Jul 18, 2015 閱讀次數:2355 收藏 打印 

2015年一季度,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生產、投資繼續減緩,整體經濟運行保持平穩。

(一)主要產品生產呈下降趨勢

今年13月,除混凝土預制樁繼續減產外,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主要產品生產增速均現放緩

1.房地產開發投資低速增長常態化,混凝土預制樁市場需求持續萎縮,生產繼續減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66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5%,增速比12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58401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8%,增速比12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房地產行業開發投資及住宅新開工面積均延續2014年的下降趨勢。

20142015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大幅下滑,混凝土預制樁市場需求持續萎縮,混凝土預制樁行業從201410月起再度減產。

2.基建投資平穩助商品混凝土生產保持適度增長

今年13月,規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生產保持適度增長,累計產量3.0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5%,同比增速減緩4.7個百分點,比2014年全年增速減緩0.89個百分點。今年13月,規模以上混凝土電桿累計產量252.2萬根,同比增長1.45%,同比增速減緩14.3個百分點,比2014年全年減緩6.8個百分點。混凝土排水管和混凝土壓力管生產增速減緩。

(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回落至歷年最低

2014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投資完成額為2400億元,同比增長15.1%,增速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今年13月,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投資完成額為327.8億元,同比增長3.98%,同比增速大幅減緩24.4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增速回落11.1個百分點。

(三)1~2月份行業盈利大幅反彈

2014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僅為9.8%,行業盈利水平在2014年全年呈下降趨勢,為歷年最低水平。同時,主營業務成本增長快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0.7%,全行業毛利率為13.4%,同比降低0.5%,是2009年以來的較低水平。

今年12月,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盈利大幅反彈,經濟運行質量好于上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快于主營業務成本增長0.7%,全行業毛利率為13.4%,與上年全年水平持平,同比增速上升0.8%


二、行業發展瓶頸及對策建議

1.發展瓶頸

1)混凝土制品行業:創新乏力,大而不強

表現在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難以滿足市場多層次和升級換代需求;低質低價,“劣幣驅逐良幣”嚴重擾亂行業生態。

近年來,隨著我國長距離和區域供水管線的建設,因混凝土管道特別是PCCP管在大口徑、高工壓和長距離輸水方面優良的性價比,近10年內建成有10家左右的大型混凝土壓力管生產企業,如寧夏青龍、新疆國統、山東龍泉、北京韓建河山、山東電力管道、浙江巨龍等。但行業中大部分混凝土管企業固定資產在500萬元以下,年產值500萬元至1000萬元;1/3以上企業固定資產在幾十萬到百萬元左右,年產值300萬元以下,從規范化管理來看,有規范技術及生產管理的企業不足百家,產業結構極其不合理。預制混凝土樁、混凝土電桿及其它混凝土制品普遍存在這種情況。

2)預拌混凝土行業:管理缺失,亂象叢生

表現在準入、監管缺失,產能利用率低;業主拖欠工程款“任性”,應收賬款逐年累加;混凝土工程質量堪憂,事故頻發。

2014年對于大多數預拌混凝土企業來說是一個嚴酷的冬天,除了2014613日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將預拌混凝土增值稅率由6%調整為3%以外,就沒有什么好消息。產能利用率低、應收賬款總量還在不斷增加、混凝土工程出現質量事故等,行業20%以上的年增長不復存在,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2.對策建議

1)把混凝土作為一個生產性服務業來對待,給予高度重視,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目前,我國混凝土行業經濟規模達到每年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國內像這樣的產業并不多,而這樣的傳統產業更少,而且,它對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國家有必要重視其發展,將混凝土作為一個產業來對待。從目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階段、混凝土產業的特征和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來看,營造產業升級的政策環境還不具備,除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以外,影響行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因素是市場需求和健康發展缺乏具體的監管和政策支撐。

2)建立行業職業資格制度,制定科學的企業規范條件,提高準入門檻;鼓勵兼并重組,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專業化水平,打造行業龍頭企業

建議建立預拌混凝土企業準入的規范條件,對混凝土生產的相關指標,如工藝與裝備、能源消耗、物耗、環境保護、質量保證體系(試驗室條件、研發人員等)、生產管理、企業生產集中度等做出盡可能詳盡而科學的規定,嚴格新建項目監督監管,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明確規定不滿足規范條件的企業不能從事混凝土生產和經營,施工單位不得購買其生產的預拌混凝土,改變目前預拌混凝土行業分散混亂、質量參差不齊的發展現狀。

3)加快信息技術在制造中的推廣應用,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智能化監管水平

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為混凝土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礎,信息化與智能化管理將成為混凝土企業生產管理的趨勢。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種大型設備的不斷增加,一方面要求企業必須依靠現代科技裝備、采取科學規范的管理手段,進行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改造,例如北京燕通建筑構件有限公司把每片生產出來的預制構件都埋上芯片,芯片記錄了該塊構件生產過程中的全部信息,方便跟蹤,任何一塊預制構件出了問題都能找到。另一方面,作為監管部門也可利用現代信息監管技術,可以實時監控整個生產作業過程的各個環節。

4)建立混凝土產業示范項目,推動混凝土產業升級

實現預拌混凝土的綠色、低碳、清潔、安全生產,主要從標準化、工藝設計、設備選型、生產管理、信息化、節能、節水、防塵降噪、廠區綠化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著手,從國家政策上給予支持和扶持。2014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為27家達到綠色清潔生產的預拌混凝土企業授牌,企業通過這種行業評審與認可,既規范了市場,企業自身的管理和技術水平又得到了提高,效果良好。

5)探索建立預拌混凝土產品責任保險

由于被保險人所提供的預拌混凝土的質量不合格,造成使用該產品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工程項目受到損害,由此引起的已建部分拆除、重建、清理等材料和人工費用、設計變更費用及因產品質量不合格引發事故導致第三者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民事責任時,由保險人負責賠償;由此產生的法律費用經保險人同意也負責賠償。另外,由于建筑工期和質量保障金而帶來的賬款超合同期限延期支付也可以通過保險得以解決,從而為預拌混凝土企業正常運營提供保障。

6)明確管理部門法律責任、強化行業協會作用

行業協會介于政府與混凝土生產經營企業之間,是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政府應賦予行業協會更多的行業協管職能。當前,應注意完善混凝土行業協會的功能并強化其作用,通過協會落實行業政策,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建立健全自律性管理規定和職業道德準則,有助于協助會員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運行和產品質量水平,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規范企業市場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提升社會誠信度,最終促進混凝土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三、全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及展望

(一)全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1.三大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長期利好行業發展

2015年至“十三五”規劃期間,區域發展的重點是“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其他區域戰略還將繼續實施,而這三大區域是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支撐。

1)“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及投資機會

2015年將是“一帶一路”的落實年。“一帶一路”是國家中長期戰略,也是長期的投資主題。經濟層面上,房地產市場增速下降,定向投資、基礎建設將成為下一個經濟看點,一帶一路整體上較長期,需要逐步落實。

2)“長江經濟帶一體化”發展及投資機會

從區域發展的角度分析,“長江經濟帶一體化”發展及沿江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沿江基礎設施、高新技術開發、環保服務業、物流業、新型城鎮化建設、現代化農業生產將迎來新的投資機會。

3)“京津冀”協同發展及投資機會

預計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為四方面:一是實現基礎設施交通體系的互聯互通;二是城市定位明確,功能互補產業互通;三是生態環境共保可持續發展;四是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

2、中央預算內投資基建投資再增200億元,預計2015年我國基建投資增速保持20%以上,有助于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持續增長

()2015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發展展望

應該看到,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發生根本變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投資方向和投資結構也相應出現較大調整。對長期依賴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增長的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來講,其影響體現在:

一、是支撐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增長的房地產投資高增長周期已經過去。經濟新常態下的我國經濟將實現供給和需求在總量上的再平衡。從國內住房市場來看,我國城鎮住房市場格局已經從過去的供不應求轉向供求基本平衡和局部過剩。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長10.5%,比上年大幅回落9.3個百分點,成為拖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2015年以來政府及相關部門一系列房地產新政,包括執行新的信貸、首付比例政策等,只會對房地產銷售增長產生一定作用,并適當改善投資預期與投資邊際效應。但是,對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不會有實質性改變,房地產市場重啟難以重回其高增長的軌道。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比重呈下降的長期趨勢、與預拌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制品相關的基建工程建設高峰已經過去。數據表明,2014年制造業、房地產、基礎設施投資占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份額分別為33.3%18.9%17.3%,可以看出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平穩增長無法沖銷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增速的回落。且這三大產業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74.5%,較2007年下降近4個百分點,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近10年呈下降態勢。2014年基建投資增速較2009年降低22.8個百分點。因此,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依靠房地產、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不可持續。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落實情況不容樂觀。2014年國民經濟增長放緩,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分別放緩,全社會融資規模也出現萎縮,融資成本依然高企。建設資金的來源及約束,無疑會影響到整個基建項目的實施和進展,進而對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市場需求的預期產生影響。

2015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當艱巨,發展中所遇到的瓶頸亟待突破。全行業只有積極探索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才能實現新的發展。

(權威發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推薦圖文更多+